重温发掘史之一:诸城中国暴龙的神秘发现

2018-11-15

        臧家庄,位于诸城市龙都街道西南部,因诞生了世纪诗翁臧克家而被人们熟识,又因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中外。2008年4月,古生物专家在臧家庄墓地周围的蟹子沟和北沟发现了白垩纪地层,之后经过一年多的发掘,在3000多平方米的圆形区域内,发现恐龙化石2000多块。此处最大的特点是化石呈多层分布,自北而南,宛若碧波流水,化石层最多处达七层,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臧家庄化石层叠区”,恐龙专家就是在这片奇特的恐龙墓地发掘出了罕见的、亚洲最大的暴龙骨骼化石。


        诸城暴龙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64年的诸城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恐龙发掘。那年原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在山东诸城一带库沟村恐龙涧发现了大量大型的鸭嘴龙骨骼,1964年-1968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恐龙专家胡承志研究员带队在恐龙涧冲沟东端南侧顶部发掘巨型山东龙化石的同时,还发现了4枚食肉龙类的单个牙齿和一个右脚掌骨,根据发现的牙齿和脚掌骨的构造特征,将它们归为暴龙科的暴龙属,并命名了一暴龙新种——诸城暴龙。


        时间的指针不停地转动,科考工作人员还在诸城这片埋藏着无穷无尽恐龙化石的大地上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发掘。2009年臧家庄,一块块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在工作人员的精敲细打中悄然面世,其中一块带有巨大牙齿的恐龙骨骼化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专家赵喜进及徐星鉴定,这块带有牙齿的骨骼是暴龙的右上颌骨。几天后,臧家庄发掘现场又传来了阵阵欢呼声。工作人员对一块刚刚发掘出的恐龙化石议论不已,这又是一块带有巨大锋利牙齿的骨骼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恐龙专家徐星研究认定:它属于暴龙的关联的左齿骨化石,与之前发现的暴龙的右上颌骨出自于同一个个体,化石的主人属于霸王龙的一个亲缘属种,据掌握的恐龙化石信息可推测,这种暴龙长约11米、高约4米、体重达6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暴龙类之一。暴龙化石发掘点附近凌乱分布的鸭嘴龙以及角龙破碎的骨骼化石,这表明白垩纪晚期,这个地区很可能上演过暴龙与植食性恐龙厮杀的惨烈场景。


        令人兴奋的是,几天之后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块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右齿骨化石,徐星鉴定后认为,这块化石也属于暴龙类,但是它有一些不同于其它暴龙的特征,齿骨边缘背凹腹凸以及互相平行,前端膨大,牙列后部侧视呈一定程度处于齿骨侧表面内,且其侧面分布一沟,齿骨腹部表面存在一系列的大孔,齿骨后端无膨胀,侧视瘦长,齿槽前后向互相重叠,由此确认为诸城发现的第三种暴龙,它代表亚洲晚白垩世存在的又一个暴龙新类群。


分享